《人生七年》观后感
(大概有人看过趴)
这是部从1964年某个周二开始的故事,节目组挑选了当时英国来自各个阶级的七岁儿童,采访了解了这群七岁儿童的生长环境、对爱情、人生、职业的看法,之后将每七年做一个回访,重新了解他们对这些方面的看法,并根据情况提出一些犀利甚至有些让人恼怒心酸的问题。
看着这些人,身上仿佛似乎有一些自己的影子,所引发的一些思考倒是有趣的。
一年前看该剧是因为迷茫要不要大一退学去重新高考学物理专业,后悔学校和专业以及城市,后来因为无聊没有再看下去,只看到了尼古拉斯--一个农场主的儿子,从仅有一个儿童的村子中申请到牛津的爱好物理的男孩。
如今看剧中人,又从每个人身上看到了自己,回想自己,也有类似和他们一样的想法。
从小有悲悯情怀的布鲁斯七岁想当传教士,十四岁认为自己不具有传教士——在很多人面前讲话的能力,二十一岁时他在牛津(或许是剑桥?读数学大四)说“我是附近唯一一个社会主义者”,自带圣光的他着实感动到我了(1977年的英国吖),在酒馆有时也会为移民说话,也是个朴素的严肃爱情主义者。二十八岁去了伦敦东区教数学(悲悯博爱从未改变)。
天性乐观的托尼从七岁就想当骑士,十四岁在朝着他的目标努力,二十一岁他已经和诸多名人一起在赛马场上驰骋过了,虽说仅仅那一次,但对他来说已足够。由于技术的确不如人,他另谋出路—伦敦出租车司机,并决心做好它。不为努力过的事情耿耿于怀或一跚不振,一直在朝自己喜爱的工作和事物前进,正确认识自我和乐观,充满着热情和爱啊。情感里的四个F中最后一个F是忘情,他讲他做不到,很真诚。 二十八岁有幸福家庭,喜爱表演并在试和努力的过程中。
也有尼尔,十四岁二十一岁的他再没有了七岁的天真与快乐,似乎和我们的孩子有点像,小学中学处于在竞争的状态。没有申请牛津成功,在伯克丁一个学期之后便退了学,去到(?哪个城市忘记了)搬砖,二十八过着拿救济金的生活,他似乎总是想太多,却少了一种劲,干劲或是什么,我知道我有时候也缺少这种“托尼"的劲。
我七岁时在做什么?七岁我似乎得了一个儿童国际的画画奖状,在小学一二年级,勤勤恳恳写作业读书(一二年级作业离谱得多,我现在也不理解)也就写到十点那种。
五岁半父母让我决定上大大班还是一年级,我本来选了大大班(我说去试试看怎么样),我妈直接把我扔到了幼儿园院子里让我自己玩,上课铃响了,别人都去了自己班,但没人管我,我在幼儿园举目无亲于是随便进了一个教室,并发现那是小小班,后来也许又分班把我调到了正确的班里,但我不确定是大班还是大大班,总之是惨痛(不算惨痛也是迷茫)的经历了。
有一天我本是去妈妈学校,但没想到我妈随意把我丢在了一个班里,我无措,我难过,哭了好久,最后无奈进了一三班,和同桌不对付互相踢,没有我的课本,我一直很惶恐老师发现我不在这个班的班籍里而把我撵出去。
啊,偏了,七岁在学画画吧,因为想起来了八岁那年画了国画竹子。有些与同学合不来,一年级在全班面前和另一个女孩跳舞,三年级竟被同学委托替她告白我同桌(我觉得我是喜欢我同桌,并比她的喜欢更喜欢的)。
十岁十一岁左右写同学录的时候在想只能当个画家了,但没那么好当,并有点不好意思写,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,就写了大学老师和画家(可能是)。
现在仍然有可能实现这俩当初仅能想起来的两个职业,但是还会有更多的可能,大概第一份正式工作会是个医生。(也不一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