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看到的是星辰大海还是沼泽泥泞
今天看了一个关于“孤独"的公开课。
里面提到两个诗人面对孤独的不同态度。
同样是写眼泪,李商隐写: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,也可以想到他的其他诗,“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”,好像他看到的世界就是一个非常苍白无力的世界。还有“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"。为何他如此喜欢写眼泪?不难理解,也许眼泪是他最自然的情感表达,是他苦闷孤独的真实写照。但用眼泪浇灌伤口,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。
同样写眼泪,陈子昂写: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“这首诗却没有那种沉郁苦闷的情感,而是给我们以鼓舞的力量。
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这是宏大的时间,念天地之悠悠这是广阔的空间,他把我们带入到了广阔的宇宙中去。视野投射到宇宙,我们就不会只聚焦在个人的得失、悲喜。
看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苏轼的"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“站在水边,他看到时间的长河同江水般一去不复返,那些曾经功名盖世的英雄人物,也都已为陈迹了。所以他才会看到自己的悲伤“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早生,壮志未酬,但怎么能一直苦闷下去呢,超脱自由才是我要寻找的真谛。周公瑾当年功名盖世意气风发,而现在不也是消失在滚滚江水之中了么,既然如此,那我和他不是没有什么区别么?
所以苏轼他找到了面对苦难的正确态度,找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。
孤独是每个人的必修课,而怎样面对孤独,怎样选择,也许就决定了我们拥有怎样的人生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