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处归思,何地安身
大概从初中开始,逐渐与家乡的价值观分离。也许是因为看到了他们思想的局限性,也许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。总之,跟村里的同龄人聊不来了,面对大人们只有礼貌和尊重却不认同她们的观念。越长大越感到他们眼光思想的狭隘。
觉得父母也是,这里并没有说父母不好,我很爱我他们也知道他们操劳有多辛苦。但他们也跳不出那个时代背景、环境的局限。所以回家乡的时候我精神上是孤独的。
回到现实社会,我发现自己身上也有他们思想的影子,例如憨厚老实、埋头苦干甚至是任劳任怨,但现在这个社人善被人欺,你越忍气吞声越受苦受累。很讨厌这样
可是改不过来。在与同学们交流时也会感受到自己与她们眼界视野的差距,会感到自己人穷志短,真的很难受。
我常常想,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吧,作为那个小地方的第一批受高等教育,由农民向城市发展的我及我们,能否跳脱出自己的局限呢也许得终其一生来回答这个问题。